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網路兒童性誘騙:隱藏在數位空間的犯罪行為

作者 / 徐思寧

數位科技(digital technologies)急速發展,網路平台(online platforms)、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普及,不但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和距離,為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數位空間更成為現今兒童及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兒童及青少年除了透過數位科技取得各種資訊,更會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建立他們的人際社交網絡。然而,網路空間及社交媒體的出現,同時也帶來兒童性誘騙及兒童性侵害的新危機。

圖片取自Pexels



【利用網路進行兒童性誘騙】
兒童性誘騙(sexual grooming)是性侵加害者製造機會對兒童進行性侵犯及避免性侵被發現的犯罪手段。兒童性誘騙通常會經歷數個階段:

1)製造機會與兒童及其父母建立友好關係,取得信任;
2)經營情感連結,建立特別關係,並開始孤立孩子;
3)慢慢增加身體觸碰,測試兒童的反應;
4)性化(sexualized)雙方關係,把互動漸漸提升至性侵犯的行為;
5)控制小孩對侵害的事情保密。

過往兒童性誘騙的歷程,加害者需要製造與兒童面對面接觸的機會。隨著網路及智慧電話的普及,這些數位科技已在改變兒童性侵加害人的犯案手段。不少兒童性侵加害者利用智慧電話、電腦以及各種數位媒介,例如電子郵件、簡訊、網路社交平台及網路論壇作為工具,進行「網路兒童性誘騙」(online grooming)。

研究指出「網路兒童性誘騙」的歷程,往往比面對面發生的性誘騙快速(註一)。加害者與兒童之間的「性」對話,很容易在非常短的時間内急速升溫。而網路活動的形式及持續出現新興的應用程式,使偵查及預防兒童性誘騙變得不容易,但在某些情況下,數位互動的紀錄,也成為檢控官對加害者起訴的證據。


「網路兒童性誘騙」普遍經歷以下階段:

快速建立緊密關係
兒童性侵加害者運用通訊應用程式,如臉書、Line、IG、Whatsapp、Twitter等,向兒童及家長持續頻繁的以訊息聯繫,建立親密及信任關係。不少加害者會利用兒童或青少年獨處的時間,與他們線上密集的交換訊息、照片及影片,關注他們的生活,表達關愛的情感,營造與兒童親密及特別的關係。

傳送「性」意涵的照片及訊息
基於大部分社交媒體及網路平台均提供用戶保有隱私的對話、傳送照片及影片、私人即時視訊的功能,促成了加害者進行性誘騙的有利條件。加害者利用這些數位媒體,發送有性暗示的訊息給孩子,大量談論有關「性」的內容。這些具有「性」或「情慾」意涵的短訊,也稱為「情色短訊」(sexting)。加害者以大量的情慾對話或互傳裸照,減少孩子對性的敏感度及抗拒度,把成人與兒童間充滿「性」意涵的互動正常化。

網上或面對面的性互動
加害者慢慢會對目標兒童或青少年施加情感壓力,極力邀約見面,嘗試進一步性化兩人的互動。除了性色短訊,加害者可能會利用社交媒體與兒童交換裸照、引導孩子拍攝色情照片、引導孩子在視訊及直播期間脫衣服、自慰、進行網路性行為(cybersex)、甚至極力邀請孩子「網友見面」,並在見面時引導或強迫孩子發生性行爲。

透過性勒索或情緒操控使受害者保持沉默
數位科技也成為性侵加害者在兒童性誘騙後期,維持受害者保密的工具。加害者可能持續透過社交媒體的訊息,操控受害兒童的情感,引導孩子保密兩人的關係。加害者也可能利用兩人互動期間取得的裸照、色情照片或影片,對受害的孩子甚至他們的家長進行「性勒索」(sextortion)。「性勒索」是指加害人以威脅公開對方的裸照或色情照片,換取更多的色情照片、性互動或金錢等的勒索行爲。

澳洲雪尼一所舞蹈學校的主管大量使用簡訊、臉書的訊息及即時通話,向多位舞蹈中心的學生及家長進行性誘騙。警方找到這位主管與校內一對姐妹及其母親的訊息中,有多達千則的色情訊息、照片及影片。這位母親表示這位主管曾答應栽培她的兩位孩子成為舞蹈之星,要求她拍攝孩子的色情照片及影片給他。舞蹈學校的主管在取得孩子的色情照片後,便以這些照片威脅摧毀這位母親及兩名孩子,要求這位母親傳更多孩子的色情照片給他。


【利用網路變成孩子的熟人】
網路空間大大增加了性侵加害者尋找目標兒童的機會。加害者利用網路匿名、不受地點時間限制的特性,隱藏自己的身份,以虛假的性別、年齡或職業,在不同的網路平台尋找目標兒童,成爲孩子的網友,建立與兒童的信任關係,進行兒童性誘騙。而在真實世界中認識兒童的加害者,則利用各種社交媒體的應用程式,了解目標兒童的生活及喜好,與目標兒童得以快速建立親密互動,並透過簡訊或訊息展開具有「性」意涵的對話,測試兒童的反應。

網路的使用模糊了陌生人及熟人的定義,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兒童及青少年更難在短時間判斷對方是否可以信任的人。澳洲一位女孩在一場體育活動中認識了一位志工,其後這位志工透過電話及社交平台持續發送訊息給她,並跟她訴說個人婚姻生活遇到的困難。這位志工更邀請女孩出席家庭聚會,介紹她認識自己的兒子。然而,這位志工後來卻性侵了這位女孩。兒童性誘騙是一種利用信任的犯行,加害人利用數位科技,操弄兒童對人的信任。


【哪些線上平台容易隱藏危機?】
澳洲的皇家調查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2017年發表了一份有關兒童在機構(如學校、教會、育幼院)遇到性侵害的全國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以下的數位科技有較高兒童性誘騙的風險:

定位模糊的線上社交平台
越來越多線上社交平台的設計是用作約會或認識伴侶之用,而且部分平台的社交或約會用途界線日益模糊,使兒童及青少年難以辨認不同網路用家之間的行為差異以及背後可能隱藏的危機。

具有私人訊息功能的社交平台及應用程式
現在很多線上遊戲及社交平台,均會提供用家互傳私人訊息的服務。這些平台私人訊息的隱蔽性質,提供潛在的兒童性侵加害者與兒童在線上秘密互動的機會。不少線上平台為了保障用戶的隱私,更提供數據加密的服務,增加了執法部門調查線上兒童性誘騙的困難。

具有線上直播功能的應用程式
具有線上直播的應用程式,讓兒童可以隨時隨地與陌生人、認識的人、群組或一般大眾進行直播或線上面對面的即時互動。不少兒童性侵加害者利用這些平台不受地點限制和匿名的特性,與兒童進行即時接觸,並引導孩子在直播期間與他們進行性互動。


【在學校發生的網路性誘騙】
網路空間及真實世界的界線日趨模糊。學校教職員與學生透過數位媒介溝通越來越普遍。學校內如何預防網路兒童性誘騙,成為保護學生的重要議題。

澳洲皇家委員會在2017年發表的報告同時指出,在學校、教會、體育會等機構場域,以下的因素會增加兒童遇到性誘騙的風險:

課堂後的網路互動機會
例如老師利用網路「學習遊戲」(educational games)的聊天室,跟學生在下課時間繼續跟學生聊天互動,進行網路性誘騙。

教職員公私社交帳號及電子郵件缺乏區隔
學校的老師、教職員、體育教練或志工,不運用學校的官方帳號,而是以私人電子郵件、私人社交媒體帳號,與學生取得聯絡,並進行單對單的聊天互動。澳洲YMCA的一位兒童保育員利用私人電話的社交帳號,與工作期間照顧的孩子取得個人聯繫,並進行網路性誘騙和侵犯了這些小孩。雖然澳洲的YMCA有針對兒童照片、員工運用智慧手機及其他數位科技擬訂相關兒童保護政策,但政策執行不力時,加害者就會有機會找到政策漏洞性侵兒童。

兒童是網路服務的「顧客」
有些教育或補教機構會為兒童提供網路的家教服務(online tutoring)、線上諮詢(online counseling)、線上單對單的語言教育服務。這種線上的學習形式,製造了機會讓成人可持續與兒童在相對封閉的網路空間,不受監控的互動。


【如何保護兒童使用數位科技的安全】
數位科技加速了過往兒童性誘騙的佈局時間,並增加了犯案的隱密性。如何確保兒童在網路世界的安全,已經成為很多家長關心的議題。英國的預防兒童性侵害倡議團體「Stop It Now!」就兒童網路安全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議:

當你為兒童購買新的電腦、智慧手機、遊戲機或其他數位產品時,詢問該產品是否有保護兒童網路安全的應用程式或軟件可安裝。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考慮把孩子的電腦放在成人可看到螢幕的位置。在孩子年幼時陪伴他們建立安全使用網路的習慣。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會需要更多的網路私人空間,家長要注意尊重孩子的隱私。

支持孩子享受在網路上探索的時間,同時鼓勵孩子享受網路世界以外的活動,例如跟朋友一起運動、跟家人一起郊遊等。

教導孩子成爲聰明的網路使用者,包括學習判斷網路服務及社交平台是否安全、練習批判網路資訊的可信度、運用不同查證網路資料的方法等。

教導孩子不要在網路上公開自己、家人及朋友的個人資訊,如真實姓名、生日、電話號碼、居住地址、就讀學校等。如果孩子需要註冊個人郵件、聊天室或其他社交平台帳號時,教導他們以暱稱註冊,並確保個人資料不會被平台公開。

提醒孩子要知道網路上認識的「朋友」,真實身份可能與他們所說的不一樣。平日可以跟孩子討論真實世界的朋友與網路朋友聊天時内容的差異。

對孩子的網路世界保持開放及好奇的態度,跟孩子在聊天時討論最近在瀏覽什麼網頁、同學之間玩什麼網路遊戲、現在流行哪些網路平台等。

鼓勵孩子在網路上瀏覽時如果遇到任何奇怪或感覺不舒服的網頁,可以隨時跟你討論。如不小心連結至色情網頁、遇到彈出式視窗的色情廣告、朋友傳來色情照片等狀況,可以隨時告訴你,你願意隨時提供協助。

提醒孩子在網路寄出或發佈的照片及影片後,我們便無法控制這些數位影像的去向,所以對發佈照片或影片的内容要保持謹慎態度。

確保你的孩子理解與網友在真實世界見面的風險,並告訴孩子即管網友說自己是男人、女人或是學生,也不要單獨跟網友見面。


【權利與保護之間的平衡】
雖然我們常常聽到很多關於兒童運用網路所衍生的擔憂或負面問題,但我們不可以忽略兒童及青少年可以上網及運用社交媒體平台,其實為兒童帶來很多正面的改變及益處。例如兒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及網路環境進行自主學習、取得各種知識和資訊、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等。網路平台更能幫助兒童取得有關兒童性侵的資訊及專業意見,甚至可以找到安全的途徑揭露性侵的經歷。

兒童可以運用數位媒體已成為兒童權利重要的一環。如何支持兒童運用網路空間及數位媒介,保障他們取得資訊的權利、社交的自由及隱私權,同時保護兒童避免網路的危機中取得平衡,是我們維護兒童權利的一大考驗。


☆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2019年9月號
------------------------------------------------------------
☆ 與孩子共讀《蝴蝶朵朵》,一起預防兒童性侵。


《蝴蝶朵朵》
作者:幸佳慧
繪者:陳潔晧、徐思寧

博客來:https://bit.ly/2GEHaeA
金石堂:https://bit.ly/2UPyTNr
誠品:https://bit.ly/2Gul50P
讀冊:https://bit.ly/2VrVdMM




☆ 聆聽受害者的聲音,學習成為溫柔的大人。

 《不再沉默》
作者:陳潔晧

金石堂:http://goo.gl/mD6gq2
誠品:http://goo.gl/Jvx0ce
讀冊:http://goo.gl/pvf49l
Readmoo(電子書):http://bit.ly/2r9CAuS
udn讀書吧(電子書):http://bit.ly/2oUfmrc

讀冊PDF):http://bit.ly/2qjlBVr



------------------------------------------------------------
【註解】
註一: Whittle, H. C., Hamilton-Giachritsis, C., Beech, A., & Collings, G. (2013).  A review of young people’s vulnerabilities to online grooming.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8, 62-70.

【參考文獻】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ual Abuse (2017). Final report: Volume 2,  Nature and caus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ual Abuse (2017). Final report: Volume 6,  Making institutions child saf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ual Abuse (2017). Final report: Volume 13,  School.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Stop It Now! UK & Ireland. (2016). Family safety: A guide for parents to keep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safe from sexual abuse. Download from: https://www.stopitnow.org.uk/files/Family%20Safety%20Pack%20WEB%20JAN16.pdf

Stop It Now! UK & Ireland. (Date Unknown). The Internet and children… What’s the problem? Downloaded from: https://www.parentsprotect.co.uk/files/stop_booklets_the_internet_and_children_whats_the_problem01_14.pdf

【相關連結】

性侵加害者如何使孩子保持沉默(上):當關愛成為一種傷害的手段 

性侵加害者如何使孩子保持沉默(中):以恐懼作為操控的手段

性侵加害者如何使孩子保持沉默(下):權力與地位 

兒童性誘騙:偽裝成善意的惡行
 
兒童性誘騙:為何我們難以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