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4088

《不再沉默》之後

這本書是記錄我童年創傷與成長以來的困難。我盡力說明這些困難的來由,但總是覺得應該說更多,應該說更完整。似乎我的人生總是一再陷入失語的困境,閃現的回憶總使我激動中不斷重複在心中吶喊當年銘刻在我內心孤寂的感覺。我就這樣,學著向我太太思寧一字字吐露我的感受,一句句說明困境的源由。

像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述說的過程時常是既長又短的。我們時常要回到30年前那陰暗的房間裡,試圖拾起當時遺落的情感,一個娃娃,一份煎熬,一段孤獨。再從那個時間回到現在,我們感覺像是老了好幾歲,經歷一場漫長的時間之旅,但實際上也許只是幾分鐘,幾個小時,一天。我們就在這時光的傳送門來來回回,透過我吞吞吐吐緩慢的一字一句搭起現在與過去的橋樑。我深入一層又一層的感受與記憶中探索自我,這個巨大的工程似乎從未停止。《不再沉默》只是開始。


 推薦

http://bit.ly/2iwQF1p

賴芳玉:那些年,被偷走幸福的歲月裡
連結:http://bit.ly/2iwQF1p    

發聲、控訴,是被害者走向倖存者很重要的一步,那是尋求救贖的開始。


http://bit.ly/2ih9SUg
陳昭如:那些無以名之的憂傷-讀陳潔晧《不再沉默》
連結:http://bit.ly/2ih9SUg   

作者陳潔晧以溫柔平靜的口吻,為沉默失語的童年的自己說出不堪回首的過往,讓外界聽到了他的聲音,看到了他的掙扎,而他自己則是透過了書寫,找到了面對極致恐懼的救贖之道。
(人本教育札記,328期)




http://bit.ly/2nq0XRK

吳珊珊:若不能承認傷害,何來修復可能?《不再沉默》是一本求生指南 
連結:http://bit.ly/2nq0XRK  

關於性暴力,必須反覆重申的是,其發生鮮少是因為加害人一時的性衝動,大部份的情形是,加害人經由判斷與權衡,確認「這是一個可以施暴的時機與場合」,所以,陳潔晧父母在親職上的疏怠,在陳潔晧日後反覆遭遇照顧者及其子女性侵、騷擾一事上,極可能有因果關係。這也許也是日後陳潔晧試圖對父母陳述自己幼年遭遇的性創傷,卻反而遭到父母拒絕傾聽的主因。 


朱亞君:總編大人!我有問題──寶瓶文化總編朱亞君
連結:http://bit.ly/2oUCvcO

台灣第一本兒童性侵倖存者的療癒自述。最好的生命教育之書。


http://bit.ly/2iJ1AVJ
陳夏民:總編大人!我有問題──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
連結:http://bit.ly/2iJ1AVJ


受傷很痛,但我們都要好好的。




http://bit.ly/2iIYG33 
宋尚緯:讀冊「2016讀力時代:名人冊格子推薦年度Top5
連結:http://bit.ly/2iIYG33

每一個不再沈默的人,都能讓有相似遭遇的人知道,這些事情自己並沒有錯,知道這些事情,錯的並不是自己。很欽佩作者,在經歷過這麼多這麼多事情後,仍然擁有著堅強的芯,即使走過死蔭的幽谷,也能夠再次站起。


http://bit.ly/2iIMWNY反性別暴力電子報12:好書推薦不再沉默 
連結:http://bit.ly/2iIMWNY

《不再沉默》是台灣第一本由男性撰寫、自白被性侵經驗的書籍。在家內性侵議題仍然較少受到關注、性侵倖存者難逃汙名,而男性性侵倖存者們更經常因為性別刻板印象而不敢、不願揭露自身經驗的台灣社會,這樣的「現身」無疑是充滿勇氣的。面對許多的質疑甚至嘲諷,陳潔皓並不退縮,反而以溫柔而強大的文字挺身面對。而更重要的是,《不再沉默》一書並非只著重於性侵事件和所造成的傷害,相反的,陳潔皓寫出了一本復原之書,探索在復原的路上的種種痕跡,更希望讓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明白,自己並不孤獨。


http://bit.ly/2hLeTrM 
<2016年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入選「心理勵志」類別
連結:http://bit.ly/2hLeTrM

能把如此沉重的過往公諸於世,作者的勇氣令人欽佩。
延伸閲讀:三郎入選感言

http://goo.gl/pvf49l讀冊:【夏夕夏景】站在受害者的位子上
連結:http://goo.gl/pvf49l


http://bit.ly/2iIN5B0
中央社「每週好書讀」
連結:http://bit.ly/2iIN5B0

三歲那年,被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他鼓起勇氣,透過書寫釋放當時的恐懼、憤怒、哀傷與無路可走的絕望。


愛書人電子報:不再沉默:一個性侵受害者自我療癒的故事
連結:http://bit.ly/2hIKmG6


「不是你的錯。沒有一個小孩應該經歷這些。」一段埋藏三十年,令人不忍的沉痛過往。他勇敢凝視,並且自我療癒。



http://bit.ly/2hLBFy5
聯合報:想當建中北一女新生 暑假要先念這些書
連結:http://bit.ly/2hLBFy5

最特別的是,建中還推薦藝術家陳潔晧的療癒系作品「不再沉默」,娓娓道出作者3-5歲被奶媽一家四口性侵整整3年的傷痛往事。



 

書摘

性侵在我的童年留下傷痛,但我決定擊敗過去──無論它多恐怖、多荒謬不堪
  
【不再沉默】性侵在我的童年留下傷痛,但我決定擊敗過去──無論它多恐怖、多荒謬不堪
媒體:報橘
連結:http://bit.ly/2iRXjjj

摘要: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個人性侵。我被迫和性侵我的人住在一起三年,直到五歲,才脫離他們掌控。我決定要面對這些黑暗的回憶。


3歲時被奶媽一家人性侵...30年了,他一直在等有人跟他說:這不是你的錯
媒體:商業周刊
連結:http://bit.ly/2iS5iwC

摘要:
每一個晚上,我被迫跟奶媽、奶爸睡在一起。這時,我會背對著他們,縮在床角,緊繃著神經與肌肉,就怕他們隨時要抓住我手腳。一直到深夜或黎明,我因為體力不支,才會睡著。長達三年,每天晚上都是如此。

http://bit.ly/2iWBm4R 
孩子,不是你的錯!
媒體:未來Family
連結:http://bit.ly/2iWBm4R

摘要:
因為爸爸是藝術家,家裡時常會有客人。每當客人帶著孩子來拜訪時,爸爸就會在客人走後,罵那些小孩沒家教、吵鬧、阻礙大人談話等等。每當他這樣說時,我就會覺得他好像是在說我,而他罵的不是別人的小孩,是要在我面前告訴我,小孩對他來說,是個多煩擾人的東西,而我就是那個煩擾人的東西。那時,我會感到很羞愧,也很恐慌,覺得我是不該存在於這個家的人。
http://bit.ly/2i7jcw3 
恐懼、羞恥、孤獨!走出性侵傷痛,我花了三十年
媒體:女人迷
連結:http://bit.ly/2i7jcw3

摘要:
我在二十八歲時,認識我太太。認識她第六年,才第一次述說我童年被性侵的回憶。我信任我太太,但仍拖那麼久才說得出口,是因為被性侵的人要述說那時的回憶,就會回到那個時間點,而那時我三歲,我會說一堆話,但我的字彙裡沒有「性侵」這個詞,我只有一堆混亂、痛苦和悲傷的感受。

http://bit.ly/2i7jdA7 


錯不在他們 沒有一個孩子應該經歷這種殘酷對待
媒體:聯合新聞網
連結:http://bit.ly/2i7jdA7

摘要:
回家面談的當天早上,我感到自己異常平靜。我告訴自己要平靜,無論遭遇到什麼,都不要逃避,也不要打破內心平穩的情緒。


別以為3歲孩子不會有記憶!他自幼淪奶媽性玩具,用畫筆泣 出最顫慄的童年
媒體:風傳媒
連結:http://bit.ly/2jr4lyw

摘要:
我曾經選擇擱置及遺忘我的童年回憶,但那感覺就像是活在一個麻木的世界裡。我被隔離在這世界之外,一切感覺都是淡然無味的,沒有哭,也沒有笑。我被黑洞所牽引,規律圍著它打轉。我看不到其他景色,因為我離不開它的引力。黑洞裡是我的過去,也是夢境最深處。在我人生剛開始的時候,我被四個人性侵的過去,以及和性侵我的人共度三年的過去。

http://bit.ly/2j5YuLr 
他3歲時被奶媽一家人性侵,埋藏30年後,他決定不再沈默
媒體:關鍵評論網
連結:http://bit.ly/2j5YuLr

摘要:
有很高比例的兒童性侵加害者,是兒童熟識的長輩,例如父親性侵女兒,而更糟糕的狀況是,家中其他成員,例如母親,知道這件事,但選擇保持沉默,或要求受害者保持沉默,這是嚴重的二次傷害,而且會是造成下次再遭受性侵的因素之一。



http://bit.ly/2i7by52 
陳潔晧:希望有雙超越時空的眼睛,見證罪惡和悲痛
媒體:端傳媒
連結:http://bit.ly/2i7by52 

摘要:
復原的其中一個歷程,就是取回能自然感受的能力。倖存者必須學會尋找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去釋放感覺,更好的話,則能有朋友的陪伴與支持。但沒有朋友會讀心術,你/妳必須說出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樣的痛苦與感受,並且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幫助與陪伴。

http://bit.ly/2jhFR6L

妻子寫給被性侵「三歲老公」:提起隱藏的痛苦,才能放下悲傷
媒體:女人迷
連結:http://bit.ly/2jhFR6L

摘要:
剛回復記憶的當下,三郎說不出一個字,整個身體顫抖著,哭了很久很久。後來,他用很小很小的聲音告訴我,他小時候是在奶媽家長大,不是在家裏成長。自那天起,他慢慢跟我述説在奶媽家的寂寞、奶媽一家人的暴力對待、哥哥們的排擠與感情疏離、爸爸媽媽回憶的匱乏……我靜靜聼著,重新理解他的童年。




購買:
金石堂:http://goo.gl/mD6gq2
誠品:https://bit.ly/3LooKQk
讀冊:http://goo.gl/pvf49l
城邦:http://goo.gl/xJ2oq5 
Readmoo(電子書):http://bit.ly/2r9CAuS
udn讀書吧(電子書):http://bit.ly/2oUfmrc

讀冊電子書):http://bit.ly/2qjlBVr
 


 

1 則留言:

  1. 看了潔皓的文章,我好幾次淚流滿面,想到那個幼弱、快被溺死、渴求愛的孩子被自己親生父母遺棄在一個變態的家庭裡時,我既哀傷又憤怒,我心疼才三歲的孩子被這樣惡待,肉體的傷好的快,但靈魂深處的創傷卻不會自動痊癒,另一方面,我憤怒潔皓的父母,竟然可以這麼冷血無情,把自己的骨肉只當作一個物品;有空才處理的事情一般對待,從他們的作為當中,我完全看不到心中有愛的星火,一點都沒有,對於在自己面前哭的撕心裂肺、苦苦哀求不要回奶媽家的稚幼孩子聰耳不聞,讓孩子陷於絕境的深淵,留著徬徨失措、孤獨憂傷的年幼孩子獨自面對陌生而變態的家庭,只要想到這些畫面,我的視界又模糊了。
    我相信現在的潔皓已經復原的很好了,我為他感到高興,他願意將這些齷齪骯髒的事情攤在陽光下,並且面對並接受父母無愛的事實,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但可喜的是,只要願意面對過往的創傷並願意療癒自己,復原是可能的,但就如作者說的並不是埋葬這些記憶過往,而是勇敢面對,因為這些觸及靈魂深處的傷痛很可能在我們擁有孩子、或家人過世等某些場景出現時,哀痛會再次浮現,而深陷哀痛的感覺就像沈在一條陰暗深沈的河底,永遠沒有浮出水面的機會。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一歲半,一個四歲半,我也是在36歲的時候認識到自己原生家庭給我的傷痛,並開啟自我療癒的旅程,為了家人及自我心靈的健康,我開始閱讀有關心理創傷、親子關係的書籍,並瞭解到自己的父母有嚴重自戀人格失調(NPD Narcissi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從那一刻開始,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轉變,過去所有的疑惑終於有了答案,過去的我不自覺的自憐自哀,做家事的時候會突然非常沮喪,對孩子的教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看了相關的書籍才瞭解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甚鉅,除非療癒傷痛,走向復原,這些傷疤永遠都在,就算是伴侶也很難理解我們所遭遇的處境,一般人如果擁有堪稱健全的父母,通常很難理解世上有不一樣的父母,因此常有立意良善的親友在面對不被愛的孩子時心存懷疑,不但無視他們的痛苦,甚至在他們尋求安慰時出言指責。
    在自戀父母的家庭裡,往往可用金玉其身敗絮其內來形容,很像外表很亮麗的蘋果,咬下去裡面都是蛆,父母對外總是笑臉迎人,關起門來卻對孩子異常冷漠,這是他們過於重視形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他們完全不在意孩子的感覺是什麼,你感覺不重要,形象第一!而當孩子的利益跟自己的發生衝突時,他們通常會選擇自私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這種極端自戀的家庭裡,隱含了巨大的痛苦,不被外人所理解,孩子更加孤掌難鳴。
    在療癒的過程中,也驚訝的發現,孩提時代被惡待的孩子竟然不在少數,這些孩子成年後有的走向自我挫敗、自我毀滅之途,有憑藉著意志力及勇氣建立起自己滿足的人生,而現在的我跟難堪的過往劃清界線,也與無愛母親保持茶會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自己心靈的平靜,也是給我人生的第二個家庭最大的禮物,身為兩個幼童的母親,穩定的情緒更在教養路上不可或缺,我也深信這些無愛家庭的倖存者復原以後會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同理心跟理解力,這種特質算是老天補償我們的一種禮物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