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誰在壓迫受害者?

「在封閉的團體內,許多人會選擇自身的利益,而對你的傷害保持沉默,甚至壓抑。這種沉默的傷害,如同一種牢籠,是一種深刻的價值背叛,會撕裂一個人對世界的信任感。這種狀況常見於學校、宗教團體、家外安置系統、公司、家庭等。學會謹慎選擇你/妳復原的盟友是困難但必要的事。」--- 《沉默是傷害》

在性侵事件中,我們會指責加害人的不當行為,並希望支持受害者在創傷中復原。而當性侵事件發生在家庭、學校、團體或機構內,受害者的權益受限於一個群體的制度、文化與權力關係,並有可能在團體中受到二次傷害,甚至滅聲,而非從團體中得到應有的復原支持及公道。

英國BBC主持人吉米‧薩維爾性侵醜聞爆發時,與論壓力就放在BBC上頭:為何歷時五十年,受害超過五百人的性侵案件,BBC內部可以完全不知情。

但要指出一個家族、團體的錯誤卻不容易,因為人跟人的關係隨時在變化,無法證明團體內每個人都具有壓迫的行為與意圖。所以有人會去檢討組織的文化,或是組織負責人的責任。

結果事實證明,許多員工是知情的,還有很多人現場目睹。但這一連串的侵害還是被和諧掉了,薩維爾的惡行被基層員工的恐懼、高層有意無意的刻意忽略、及BBC內部的父權文化所掩蓋。

一系列的與論及調查報告試圖要去反省與指認BBC內部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大男人主義下的文化,使BBC保護組織名譽大於保護受害者的基本權益。

吉米‧薩維爾的受害者是誰?在初期的200多名受害者統計裡,有超過7成是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當社會文化崇拜娛樂節目主持人,崇尚組織名譽,崇尚大男人主義,弱勢受害人的指控力量就顯得微乎其微。其中一名受害的男童軍回憶道:薩維爾在性侵他後告訴他:「你說了也沒用,沒人會相信你。」

BBC高層堅持他們完全不知道薩維爾五十年以來的侵害行徑,但社會大眾實在難以接受。獨立調查報告只能這樣描述:沒有證據顯示BBC高層知情。但事實擺在眼前,無論BBC是否知情,BBC創造了一個對侵害沉默的組織結構,成為受害者的另一個壓迫的源頭。

但只有BBC須要負責嗎?在薩維爾超過500名的受害者裡,只有一部分是在BBC內部發生,薩維爾加害兒童與青少年的場域擴及醫院、育幼院、學校以及電視台,這些工作場域裡的每個人都沒看到嗎?對BBC內部的評價與觀察是否也適用在其他場域?許多調查報告仍在進行中,總體而言,這些場域有類似的結構與關係存在,但意義上與BBC不同。

在薩維爾贊助的一家醫院裡,他定時會到地下室拿鑰匙,和年輕女孩共度夜晚。媒體問護士:你不覺得薩維爾行徑奇怪嗎?護士回答:他就是這樣。薩維爾身為醫院的主要贊助人,沒有員工敢對他的行為有評價。這是團體內部的文化。

在許多心理治療的案例裡,尤其當侵害者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時,組織內的性侵害越難以被揭露。侵害者可能是老師、系主任、領隊、神父、社工、醫師、家族成員等。而保守團體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名譽,也不惜犧牲受害者基本的權利,成為共同迫害的結構。

回看我們身邊,這樣的結構其實並不陌生。無論BBC的薩維爾性侵醜聞,還是輔大性侵案,又或者是20年以前的師大國文系性侵案,都是我們作為理解性侵案壓迫結構的一個借鏡。

期待我們共創一個對受害者更支持和更友善的社會,與大家共勉。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跟著兔子走


愛麗絲跟著兔子走,一步步走進夢境的深處。夢境深處有個黑洞,究竟該不該跟著兔子跳下去?這是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無論任何動機,有些事情我們選擇忘記,讓日子感覺好過一點,但身體幫我們記錄了經歷過的一切,並在夢中喚醒你真實的自我。遭逢真實的自我時,疑惑、徬徨、恐懼無法迴避,甚至帶有一點現實中的荒謬感,但在夢裡,沒有人可以逃避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受了傷的孩子,會害怕自己的夢境,因為我們在夢中無法迴避烙印在我們心靈深處的傷害。這種每天不斷重複的恐懼造成尚在成長的孩子深刻的焦慮與傷害。

如果說惡夢有比賽的話,我說不定可以得到冠軍(很難說)。雖然惡夢不是件甚麼值得自豪的事,但它在我人生中過於頻繁,使我不得不去面對。

我開始扭轉惡夢的感受,是從我開始努力命名人生中無名的痛苦開始。兔子帶著我走進無盡的夢空間,而夢境裡記錄著我重複而恐懼的感受,那段時間裡,每天起床我努力做著夢的筆記,試著回想那些難以理解的劇情和對象,一字一句寫下來。

幾次之後,有些事出現了一些我難以預期的發展,最明顯的是我日常的感受與夢境的發展明確的結合起來,而夢裡的隱喻也說明了我不同階段的困難與進展。夢境就如同一本清晰、豐富而神奇的指引,帶領我走向心靈的深處。

《不再沉默》的內頁第一張圖,是類似夢敘事般的紀錄,它象徵著我的精神結構。夢裡我常在一些固定的結構裡面打轉:從最上層的是貓獅子的形象,左邊是吉米,右邊是夢的守護者。結構的中央是成長中的我拿著紅色的汽球,背後則是陪伴我成長的痛苦。左邊是每天出現在我夢裡的龍(恐懼),右邊則是騎著摩托車的貓獅子。下方是看似流動,實則靜止的時間。

在這本書的第四章,我試圖說明夢在我復原之路上特殊的意義。



《不再沉默》夢

「許多感覺敏銳的兒童或青少年,會有一個相似的夢:自己是具死屍,而家人正在埋葬自己,或者家人就是殺死自己的兇手。這夢境呈現了小孩在極需關注與安撫的情況下,主要照顧者卻忽略或漠視兒童的身、心需求。兒童無止境的焦慮,在夢中轉化為如死屍般被活埋的意象,而活埋(或殺死)自己的,正是兒童日常生活中,不可迴避的主要照顧者。

夢境以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再現日常生活與回憶中的困境,其中之一的目的,在向意識傳遞重大的訊息。通常,這些訊息都與心靈的整合有關。若能深入理解自己的夢境,便有機會深入理解自己。心理大師榮格說:「沒有無意義的夢,只有不理解夢的人。」

曾經有創傷經驗的人,時常會試圖將這些不好的感覺與回憶壓抑與隔離,而壓抑的結果,會使自己的意識與內在的心靈失去連結,造成身、心不統合,以及痛苦及疏離的感受。夢境喚起失落心靈的困境,同時也創造重新理解內在心靈的機會。

惡夢並非只是單純的惡夢,它同時在傳遞訊息,讓自我與恐懼的內在因素有正面對話的機會。

心靈的創傷會使人生病,但同樣的,心靈也具有復原的能力,但是,你/妳必須相信它的努力。

幼年的我,每天都被惡夢所困擾。因為惡夢過於頻繁地發生,讓我不敢入睡,也睡眠不足。我得不到心理上的支持與幫助,直到某天,我從電視的卡通裡聽到幾句話:「我知道我在做夢。這是我的夢境。我的夢裡沒有人可以傷害我。」這個認知對幼年的我,猶如石破天驚,給了我龐大的鼓舞。

我帶著這樣的信心,成功擊敗了幾次重複出現的惡夢。雖然惡夢在我成長歷程裡並未消失,但我得以重拾部分的信心。

當時,我並不理解,我因為每天重複出現的惡夢,而指認出夢境運作的模式,也就是夢兆。指認出夢兆的存在,讓我在夢裡,明確地意識到這是我的夢,而放膽進一步試圖和惡夢對抗、互動及溝通,同時也是與我的內在心靈對話。

這件事對當時的我減輕焦慮有明顯的幫助,但我仍無法改變與對抗扭曲的外在現實。

二十多年前,我曾做一個惡夢,它給我非常真實而強烈的感受,所以我一直記得。
夢中有幾隻猩猩,要從原野走上山坡,山坡上有巨大的帳篷,猩猩們要走進帳篷入口。入口有兩個守衛,手上拿著槍,不讓猩猩們進去,守衛後來用槍射死了其中幾隻猩猩。當我看著猩猩的屍體從山坡上滾下去,感覺一部分的我也死去,我那時感到異常地哀傷與憤怒。沒被打死的最後一隻猩猩憤怒異常地舉起巨大的拳頭,將兩個守衛打成肉餅。

我在驚嚇中醒來,感到異常痛苦與哀傷。

這是個述說我與父母之間關係的夢。當時風行一時的漫畫《七龍珠》,其中有一段劇情是,主角在半夜變成巨大的猩猩,踏死照顧他的爺爺。年幼的我,對這段劇情感到相當震撼,因為我從未想過小孩有力量可以「踏死」他的主要照顧者。

猩猩在此悄悄地進入我的夢境裡,但這並非關鍵的因素。直到我在父母的新家,理解到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接納我的恐懼和情緒時,我的父母成為在我夢中,禁止我進入帳篷(更廣闊的心靈領域)的守衛,並且成為殺死我真正本能與感受(猩猩)的人。

他們殺死猩猩,猩猩也殺死他們。我們之間關係的緊張,毫無迴避地展現在激烈的夢境中。當時的我,並不懂猩猩與守衛的殺戮在我夢中的意涵,但我深深為死去和倖存的猩猩感到哀傷。

在我寫這本書時,我三十五歲。我第二次夢到猩猩再度造訪我的夢。

當時,我和家人面質已過了一年多,我也選擇不再跟他們見面。我的復原之路正在向前邁進。夢裡,我正在和太太及她的家人逛夜市,愉悅與安全的感覺籠罩著我。突然,一隻白色的巨大猩猩出現在城市裡,所有人都恐慌著爭相避難。我帶著太太和家人到學校裡避難。

我們躲在狹小的走廊裡,比建築物還巨大的猩猩無法進到學校裡來,牠便在學校中央的草皮坐著,似乎在等待什麼。

我試圖用繩索綁住牠,但牠一點也沒感覺,對牠毫無影響。但我知道牠在找我,我感到很害怕。我從走廊的圍牆偷看牠,牠也看到了我,我趕快縮在牆下,避開牠搜尋的目光。

然而,神奇的一刻發生了。猩猩跳進了我眼前狹小的走廊。在跳躍的過程裡,牠緩慢而優雅地變形,縮小成為一隻長毛的大白貓。

長毛貓優雅地降落在我眼前。牠轉過頭來,清澈而深藍的眼睛看著我。我知道我再也無法躲避。

這是一個神奇的轉化之夢。夢裡,我和失落已久的自己再次相遇。

所有的關係及外在現實條件有了一定程度的處理和穩定之後,在我不經意的快樂感受裡,過去倖存而被我遺忘的猩猩,再次來找我。

我年齡變大了,牠則變為一頭巨大而莊嚴的野獸。我怕牠,牠就是真實的我。接近三十年的歲月裡,我從來不敢去想牠的存在,而牠也就隱藏在我心靈深處,守護著我。

當牠來找我時,世界被牠改寫了,我認識的舊有秩序全然崩壞了。我在顫抖中四處逃竄,深怕真實的我,找到逃避的我。

我不敢看牠的眼睛,我躲在狹小的建築裡。

但,最終發生了我自己完全無法意料的奇妙變化:猩猩變形為貓,過去狂暴而令人恐懼的象徵,轉化為優雅而靈巧的意象,跳進我躲藏的空間,並告訴我,我不需要再逃避自己了。

這個夢,發生在我釐清與學習處理我人生中重大的傷害之後,也代表著,只有在努力面對這些困難之後,轉化的感受,才有發生的可能。」

我夢中的守護者:白色猩猩。



http://goo.gl/wfoqlR

金石堂:http://goo.gl/mD6gq2
誠品:http://goo.gl/Jvx0ce
讀冊:http://goo.gl/pvf49l
商務:http://goo.gl/vZexz8
城邦:http://goo.gl/xJ2oq5
Readmoo(電子書):http://bit.ly/2r9CAuS
udn讀書吧(電子書):http://bit.ly/2oUfmrc
讀冊(PDF):http://bit.ly/2qjlBVr  

相關文章: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Fake Plastic Trees


上次的電台節目《POP 私房話》改到6/26(明天) 14:00,主持人是林書煒,談論寫書的歷程和復原的歷程。節目裡面我們第一次點歌,我點Suede的《Sadie》,因為常聽著這首歌在哭,我想是因為他們的歌傳遞著一種孤獨的感受吧。

另一首是Radiohead的《Fake Plastic Trees》(假塑膠樹),是我在記憶尚未恢復前,我和太太都很喜歡Radiohead,太太當時就問我最喜歡哪一首歌,我下意識的回應Plastic trees,講完我們倆都有點疑惑,Radiohead這麼多經典歌,為什麼挑Plastic trees?

現在回看《Fake Plastic Trees》的歌詞,我大概懂了:在一個橡膠城鎮裡向一個橡膠人買了一盆橡膠樹,它伴著我,我的塑膠之愛看起來像真的,嘗起來像真的,但是我累了...我累了...。多希望一切都是真的,多希望一開始我就是你要的樣子...。

對我而言,這首歌精準的描寫了我孤獨無愛的成長回憶,我總是魂牽夢引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哀傷與痛苦,而我最盼望的父母,卻毫無回應,我像是和橡膠人生活在一起一樣,我也活得像是一棵橡膠樹,感受不到愛與水的滋養。

但這個家的每個人仍假裝著這是個圓滿的家庭,那些愛的形狀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嘗起來好像真的一樣,但是我累了,我累了,我累了...我無法假裝去為假盆栽澆水,我無法假裝去愛一個塑膠人,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感而無味的人生,我的意志磨滅傾倒損毀了。沒有愛,我還剩下甚麼?

多希望我生下來就是你們愛的樣子,這樣你們就不會遺棄我在奶媽家,我不需要和性侵我的人搏鬥三年,回到家再尋求你們的愛。我多希望一切都沒有發生,而我跟 你們之間的愛都是真的。我試過了,遺忘一切,把自己當作橡膠樹,感覺不到滋養感覺不到愛,但我累了,我沒辦法再繼續這樣下去。

-------------
POP Radio
1.收聽頻率:FM91.7
2.線上收聽:http://goo.gl/21xwNv
3.行動裝置收聽─POP radio 官方APP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前BBC音樂節目主持人吉米•薩維爾(Jimmy Savile)性侵醜聞事件

因為輔大性侵案的關係,我開始探討吉米•薩維爾(Jimmy Savile)性侵醜聞的內容想理解:是甚麼樣的結構,使受害人持續受害,並被迫保持沉默。此案的相關資料依然不斷在擴大與釐清,2012年已證實性侵受害者接近有300人,2014年則上修為500人以上。我也會持續更新此篇的資料。


1.簡述:

2012年底,已過世的BBC音樂節目主持人吉米•薩維爾(Jimmy Savile)(1926-2011)涉嫌性侵害醜聞曝光。

英國警方在針對的吉米•薩維爾事件「杉樹行動」(Operation Yewtree)中,發表調查報告《給受害者聲音》(Giving Victims a Voice)。主要結論是:

-共有214名受害者指稱薩維爾性侵,其中34起指控強姦或強制性交(penetration)。
-薩維爾曾在13家醫院裏犯下性侵行為,其中包括倫敦著名的Great Ormond Street兒童醫院。
-最小的受害者8歲,最大的受害者47歲。
-最早的性侵發生在1955年。
-最後的性侵發生在2009年。
在BBC場所內發生的性侵指稱時間從1965年直至2006年,包括在BBC最後一期《流行樂排行榜》(Top of the Pop)的錄製過程中發生。(其後在 2016年2月BBC的獨立調查報告,指出最早發生在BBC場所內的性侵案,提前至1959年。)
-薩維爾性侵害的高峰期在1966至1976年間。
-73%的受害者年齡在18歲以下。

後續的報導指出,受害人數提升至接近500人。


BBC《新聞之夜》(Newsnight)曾經要揭發其性侵醜聞,但臨時取消播出。其後的事證指出BBC高層涉嫌包庇吉米•薩維爾性侵害醜聞。

BBC公信力因此遭受嚴重質疑。獨立調查員原英國上訴法庭法官簡內特·史密斯女勛爵(Dame Janet Smith)在2016年2月發表歷時三年的《簡內特·史密斯女勛爵報告》(The Dame Janet Smith Review):

-吉米•薩維爾在BBC工作期間的性侵事件,證實最少有72名受害者(57女,15男),當中包括8次強姦(6女和2男)和1次強姦未遂(女)。
-最年幼的女受害者是8歲,16歲以下的女受害者有21名,16歲以上的女受害者有36名。
-最年幼的男受害者是9歲,13歲以下的男受害者有13名,16歲以上的男性受害者有2名。
-被強姦的受害者,最年幼的女生是13歲,最年幼的男生是10歲。
-上述侵犯事件發生在1959至2006年間,60年代有10次,70年代共44次,80年代有17次,90年代有3次
-在已證實的性侵案件中,最早的發生在1959年,1名13歲女孩在Lime Grove工作室被薩維爾強姦。
-節目《流行樂排行榜》(Top of the Pops)牽涉19項指控,是爲數最多的一個節目,而節目《吉幫你圓夢》(Jim'll Fix It),則牽涉另外17名性侵受害者。
-有117名員工表示曾耳聞薩維爾的犯行。
-BBC高層不承認曾知悉任何犯行。

BBC在此案之後,被要求進行內部改革。


2.評論:

在一連串調查之後,有幾項重大的缺失必須討論:

-為何吉米•薩維爾可以侵害那麼多人,卻沒有人舉報他?
-BBC高層知情嗎?如果知情,為何不處理?如果不知情,為何如此大規模的犯罪BBC會不知道?
-吉米•薩維爾的性侵罪行遍佈不同場合,有醫院、育幼院、學校以及電視台,在不同場合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不知情嗎?
 

吉米•薩維爾作為英國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個人影響力相當龐大。是他的慈善事業募款,就高達四千萬英鎊(港幣4億3千9百萬,台幣18億3千萬)。 與英國皇室也有一定的友誼。

照片來源:BBC報導
許多評論指出,BBC高層與不同機構畏懼與貪圖薩維爾個人的權力與影響力,而選擇對薩維爾的惡行視而不見。

很多受害者嘗試舉報,但卻陷入無人願意相信及處理的困境。

令人髮指的是,許多受害者指陳,他們在兒童時參與《吉米幫你圓夢》的錄影工作,卻在錄影的後台就遭受性侵。許多剛從
薩維爾贊助的兒童醫院中出院的兒童,也遭受他性侵。

許多受害人控訴:他們受害時,不只一個人在現場,並且看到他們受害,但卻保持沉默,不敢揭發薩維爾的惡行。高層甚至持續隱匿對薩維爾惡行的舉報。英國警方至少在案件中,有五次接到報案,卻不願展開調查的紀錄。

史密斯女勛爵的獨立調查報告指出,BBC不但五次錯失阻止性侵發生的機會,大男人主義下的組織文化,使得保護BBC名譽甚至大過於保護被害人的權益。


3.吉米•薩維爾 (Jimmy Savile)(1926-2011)簡介


-英國家喻戶曉的BBC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人
-吉米•薩維爾積極投入青少年相關的慈善事業,籌得善款達四千萬英鎊,包括成立慈善基金、蓋醫院和學校
-在1971年獲OBE勳銜,1990年再獲爵士勳銜
-在1950-1980年代主持多個廣受歡迎的電台和電視流行音樂節目,包括:
《流行樂排行榜》(Top of the Pop)
《吉米幫你圓夢》(Jim'll Fix It)
-
《吉米幫你圓夢》是英國BCC的長壽兒童電視節目,在1975年5月至1994年6月間播出。
-節目形式:兒童寫信給吉米,告訴希望吉米幫忙的事情。節目現場會邀請很多小孩及青年出席錄影,吉米會讀出兒童信件,讓兒童在現場或較早前的錄影中願望成真。吉米慈善、公益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如在下列的5分鐘短片中,吉米協助一位希望理解節目攝影師工作的小孩,參與現場的攝影的工作。 



-9歲的男性侵受害者,在2012年出席新聞節目“The Morning”,敍述當時被性侵的經歷



3.相關紀錄報導:

-調查報告:

2013/01      Giving Victims a Voice
2016/02/16 Dame Janet Smith review
2015/02/26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ctivity of Jimmy Savile at Stoke Mandeville Hospital

-文字報導:
2012/10/26 蘋果:掩蓋戀童集團 英國嚴查BBC-名主持性侵200人 前總裁轉職《紐時》掀波
2012/10/23 自由時報:包庇主持人性侵少女 BBC陷50年最大危機
2013/10/15 BBC英倫網:薩維爾性侵醜聞特別報道專頁

2015/02/26 BBC: Jimmy Savile abuse: Key questions on the NHS scandal
2015/02/26 BBC: Savile 'abused 63 people at Stoke Mandeville Hospital' 
2015/02/26 BBC: Savile: 'How could this be allowed to happen?'
2015/02/26 BBC: Savile NHS abuse reports - as it happened
2015/02/26 BBC: 'No conclusions' on Savile in schools 
2016/02/24 BBC: Profile: Jimmy Savile
2016/02/25 BBC: Analysis: How did Savile get away with it ?
2016/02/25 BBC: Jimmy Savile and the BBC: Dame Janet Smith report's key sections
2016/02/25 Guardian: Atmosphere of fear still exists at BBC, Savile abuse report concludes
2016/02/25 Guardian: Savile report: key points of Janet Smith's independent inquiry
2016/04/09 Telegraph: Jimmy Savile 'had vasectomy to avoid impregnating victims'
2016/04/12 Guardian: Abused: The Untold Story review – a powerful voice for Jimmy Savile’s victims 

-影片報導(on youtube):
Published on 1 Oct 2012: Jimmy Savile documentary: BBC producer 'witnessed child abuse'
Published on 4 Oct 2012: Victims Speak Out - From: Exposure: The Other Side Of Jimmy Savile


Published on 7 Mar 2013: Exposure Update - The Jimmy Savile Investigation
Published on 11 Apr 2016: Abused: The Untold Story BBC Documentary JIMMY SAVILE


ITV紀錄片:
2012/10/03 Exposure - The Other Side of Jimmy Savile - Full Documentary ITV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停止譴責受害者

「譴責受害者」是各種文化裡的共同現象,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評論說:「因為你/妳行為不檢,所以才被強暴。」「因為你/妳衣著暴露,所以才被強暴。」「因為你/妳喝醉酒,所以才被強暴。」還有各式各樣難以理解的說法,去強調受害的人咎由自取。

想請問,你會責怪一個被車撞的人不該過馬路嗎?你會責怪一個被搶劫的人帶錢出門嗎?你會責怪被花盆砸到的人沒穿盔甲嗎?

如果你不會的話,為何會覺得每個被性侵與傷害的人,隨時都要去預防那不可見的傷害與惡意,隨時都需要穿上鎧甲在每個場合,而不去檢討那些傷人的惡意與惡行?

檢視受害者的性格與日常行為,以尋求自身印象中的「錯誤」,並強加在受害事件中,是我們文化中的盲目。期望我們能共同創造一個對受害者更友善的社會,從停止譴責受害者開始。

潔晧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打破沉默的結構

許多兒童在遭受熟識的長輩與親人性侵害之後,向自己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師長)反應這個事實,但卻發現主要照顧者將其傷害淡化、扭曲、改寫或否認,甚至沒有任何反應。如同家暴以及各種形式的兒童虐待,受害者在心中除了感到對加害者的恐懼,對深切盼望的信任位置的背叛則更感到如同墜落地獄般的失望與痛苦。

這些對兒童性侵害保持沉默的主要照顧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家族名譽、團體壓力等),創造了一個對受害者而言不可能打破的「沉默的結構」,在《哭泣的小王子》中,它形容這種傷害是「廣義的亂倫傷害」,使受害者的人生充滿著黑暗、混亂與恐怖。

受害者長期在毫無能力改變現實的情況下,在內心深處烙印了對這個加害及沉默的共謀結構的失望與痛苦。在對主要照顧者的深切盼望完全落空的失望之中,受害者試圖想要重建對人性信任感的復原之路,顯得遙不可及。

這樣的痛苦會遍布及隱藏在受害者的人生之中,即使脫離加害者與沉默的結構,內在的傷害依然深刻烙印,直到他/她試圖面對這個內在的傷害,試圖奪回己身的掌控感。這是一條人性的長征。在典型的長征之中,受害的倖存者會遭遇「英雄」與「怪物」。

「英雄」是倖存者所嚮往的人性特質的具現化,可能是治療師、伴侶或好友,也可能是某一本書。「怪物」則是過去被背叛的傷害及衍生的變形。斬殺「怪物」需要有特定的條件及準備,畢竟怪物不存在於現實,而存在於人性之中,在尚未完成準備前,怪物對依舊會對倖存者有巨大的傷害。但一旦倖存者某些內在的條件完成,那些傷害的力量就不復存在,剩下的是某些特定的形式,去重新肯定這些傷害的消失。

這些形式依據每個人的脈絡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但總體而言,是為了重新創造倖存者與整個社會的聯結。有些倖存者會選擇「面質(confrontation)」,也就是直接面對加害者或製造沉默結構的權力者,無論結果如何,這個形式本身象徵了倖存者不再為加害者及沉默的結構所傷害。

公開的面質具有更特殊的意義,端看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關係以及其社會地位。在最積極的意義上,它打破了整體社會沉默的結構,並為其他的倖存者開啟一條道路。

在此要特別討論所謂倫理上的問題,一般而言,專業助人者要為倖存者保護其身分及故事的隱密性,但在倖存者選擇公開之後,倖存者對自己與社會的連結詮釋進入了另一層的意義。所以倖存者對自己故事及身分的公開與否,取決於倖存者的意願,若大眾只僵化的要求受害者隱藏其身分,認為這是保護,只會再複製沉默的結構。

怪物的力量來自於隱藏在人性黑暗角落的不理解,想要解除「惡魔」的力量,就必須呼喚「惡魔的真名」,也就是給予傷害正確的描述與名稱。無論公開與否,理解傷害在其正確的位置,傷害的力量也就不會在倖存者的人生之中繼續無限擴大。

身為一個童年性侵的倖存者,我選擇了面質,我也選擇了公開,但我不鼓勵所有的倖存者都要這樣做。因為無論是面質或公開自己的身分與經歷,它都包含一定程度的風險與傷害,而我們社會對倖存者並非如此友善。但在每一個倖存者公開的契機裡,我們是否能以更開闊的心胸去試圖理解與接納這些痛苦存在的可能性,並且了解,這些痛苦存在於我們之中,而不在我們之外。

---潔晧

沉默的結構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傷痛是一生的夢魘

一直默默在電腦前關心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的討論與發展,在不同時刻均想念著事件當事人巫同學與朱同學在這段時間所承受的傷害、壓力、情緒與各種感受。昨天知道他們勇敢與有承擔的出席心理系的討論會,不知道為什麼眼淚不停落下,擔憂他們在不友善的團體壓力與指控下,再次受到傷害。

事情發展至此,感覺到輔大心理系是一個向心力非常高的團體,像一個大家庭,有深厚情誼,並有共同追求的理想。然而,近日夏林清所發表的個人聲明與心理系師生討論會,明顯集體忽略了巫同學與朱同學的感受與傷痛,並以師長及同儕壓力,要求受害者對多方事情負責,並在討論會中「疲勞轟炸」當事人。

當然我不認為受害者有光環,做什麼也要無條件接納。但我認為巫同學及朱同學在這事件中,值得更溫柔更公平的對待。他們的感受應得到重視,並應得到接納與支持。他們更應該得到保護,可以遠離傷害他們的人,靜靜療傷,重建對他人的信任與連結。

我們應該要謝謝巫同學及朱同學,因為他們寫出學校處理性侵的過程,大家才有機會理解現行的機制,對保護性侵受害者的不足。我們應該要謝謝巫同學及朱同學,他們勇於挑戰師長權威,讓我們反思師長與團體的壓力與結構下,性侵事件如何在「善意」和「共同學習」的包裝下,被私下解決的隱憂。(我們不能忘記台南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的沉重教訓。)

我的伴侶是性侵的受害者,作為家屬,我希望輔大心理系的老師,能深刻反思他們在處理巫同學性侵一事中,為何讓當事人一次又一次再次受到傷害,並帶動學生建立一個對性侵受害者更友善的社會。名譽是過眼雲煙,傷痛才是一生的夢魘。

---思寧

身為一個性侵受害的倖存者,我想說療傷是一件困難的事,很多時候,你還無法釐清自身的傷痛,就必須面對排山到海而來的懷疑與不信任。

傷痛是一生的夢魘,這種強制性的回憶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然而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通常來自於內心最期待與信任者的背叛。在這沉默的結構之中,許多受害者毫無出路,只能選擇結束生命。

我與巫同學及朱同學不認識,但我感謝他們的勇敢,他們選擇公開自己的痛苦,並指認這個沉默的結構,給予我們社會一個機會,打破這個沉默的結構

---潔晧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輔大性侵事件相關記錄與評論

這是我個人對輔大性侵事件的簡單記錄。希望我們能共創一個對性侵受害者更友善的社會。有更新資訊歡迎您寄給我,我會再編輯進去。評論部分只轉設定為公開的評論。


一、主要關係人聲明與發言
三、記錄與整理:
四、新聞:
五、相關活動: 
六、 其它記錄平台: